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D座地下一层清华X-lab(备注:来访请提前联系客服风小兔预约)
contact@crazypass.org
“微信客服号:风小兔”
微信公众号
访谈人物
1.Jerry你好,非常感谢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首先请简要地进行一下自我介绍,并且跟大家分享一下你选择成为非诉律师的原因。
风跃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Jerry,去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读书期间曾在一家位列Magic Circle的英国律所实习近一年,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美国Top5律所,一直主要从事香港上市业务,参加了近三年来几个超大规模的香港上市交易。我目前已经转入M&A领域,在另一家美国Top5律所职业。
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我入行两年以来关于工作的一些经历和想法。我从2013年4月25日入行至今这三年多以来,曾得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长学姐、资深的业界前辈以及来自各校各所的同学、同事和同行的帮助、提点和关照。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因而在此我也想把自己在这两年工作过程中的故事、体悟和心得分享给各位。
我选择做非诉律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两个:
1. 作为内地法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在法律共同体中不同身份角色(法学家、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司法务等)的选择过程中,我觉得非诉类商业律师和我自身的特质、性格、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较为契合,因而选择以此为志业;
2. 结合我在本科期间的两段交换经历,特别是在北美法学院半年的学习经历,我对于专业化、职业化有了更为近距且全面的认识,因而觉得本科之后参加工作、进入市场、认识社会并且以此身份在这样一个相对较为优质的平台上开始自己的律师生涯,对我个人而言是一个比较良好的开端和契机。
当然,宏观环境的因素,尤其是律所用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影响和促进了我的职业选择。
2.请和大家简要分享一下你是如何进入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实习,以及毕业之后是怎么进入达维的呢?
第一段经历是我自2013年7月初至2014年4月底高伟绅的近一年实习。当时,我于2013年初刚从北美交换回国,基本已经明确了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在国内的外资律师事务所从事非诉业务这样一个基本打算(原因见前述)。在这份实习之前,经由同院师姐推荐,我也还曾在另外一家Top 10的英国中小型精品律所兼职实习近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一次入行前的warming up,这也使我对外资律所的工作环境和具体业务的工作条线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这次warming up之后,我通过一轮笔试(take-home memo task)和两轮面试(Practice Manager和律师),获得了这家律所的实习机会。
第二段经历是我自2014年7月毕业后至2015年6月底在美国达维满一年的工作。 当时,从我个人角度来讲,经过了一年多的实习经历,对于资本市场(特别是香港上市)业务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也对外资律所的工作环境、英美律所对于初级律师(见习律师/律师助理)的培养路径以及非诉律师行业的基本生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基于此在考虑毕业后的正式工作之前有过一些更为审慎的选择和想法;另一方面从外在因素来讲,后一家美国律所当时因为某些原因也临时开放出了更多的用人招聘需求。通过三轮面试(office manager、律师和合伙人),我于2014年5月前后成功得到了那家律所的offer,并于14年7月毕业后正式入职工作。
3.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为实习申请都分别做了哪些准备以及你笔试和面试的经验?
前期准备
对于律所求职的前期准备而言,我个人有两个基本判断:其一,对于律所和雇主而言,就处于不同阶段的求职者(在校生/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他们关注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其二,这些所谓的前期准备主要还是围绕着个人平时的基本素质和整体背景,主要包括以GPA为代表的综合学术能力,以托福、雅思等标准化语言考试成绩为代表的语言能力,以出国交流、模拟法庭、辩论赛等各种学术会议、论坛活动比赛为面向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以实习经历和职业规划为主题的职场经验。
因此,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前期准备可能更多地还是要回归到在校期间对自己的学术能力、语言能力、综合素质和职场经验的长期、持续的培养,倒并不一定专门为了应聘和面试笔试做过多具体的准备。之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顺其自然即可。
笔试面试流程
关于笔试面试的具体流程,我自己前前后后参加过不少于十家外资律所的笔试和面试,有些经历了从简历投递到合伙人面谈的完整过程,有些只是参与了一至两轮的选拔,还有一些就石沉大海,渺无音信。总的来说,就外资律所笔试面试的一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四轮环节:
第一轮,一般是由律所的人力资源主管(即HR,有些律所称之为office manager,office administrator或practice manager,也有一些律所对内管理和对外招聘由不同人负责)结合你的个人简历和成绩单,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就你在校期间的修习课程、学习成绩、社团活动、各种比赛以及有限的工作经历进行一个比较细致、全面甚至是尖锐的盘问;
第二轮,一般就进入到笔试环节。不同律所的套路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也大同小异,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形:一个是合同翻译(中译英、英译中,主要是翻译一下较长、较复杂的法律合同条款),二一个是在限定时间和条件(提供联网电脑)在场或者以take-home的形式完成一个简单的legal research并以memo的形式予以呈现,三一个就是文档校对(proofread)、笔试题目问答等其他形式;
第三轮,一般就进入到了律师的面试环节,旨在由律师这样的专业人士,从具体法律业务和实际执业工作的角度,结合前两轮的背景调查与笔试的完成情况,对你就一些法律知识(主要集中在中国法项下的公司法和美国法项下的证券法)的基本积累以及对相关行业的一些基本了解以及你个人的工作经历、求职打算和职业规划,从专业能力的角度来对你进行考核与评价。具体形式分单面、群面即轮面等,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一轮,如果你有幸通过了前三轮的筛选并有意入职,那么合伙人/老板将有可能会与你进行一次对谈。个人认为这一环节应该不具有筛选和区分功能,更多的是由合伙人出面、以老板的身份、代表律所对你作为一个初进职场及初人本所的新人的礼节性的关怀,可能主要涉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职业规划等话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实际情况还以各所政策为准。
笔试面试经验
结合以上罗列的四个环节,根据我个人若干次的笔试面试经验,我觉得应当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背景要尽可能地完整和过硬,包括你学习成绩、语言成绩与能力、课外活动、交流学习、模拟法庭、辩论比赛等面向,尽可能不要有明显的短板和缺漏;
其次,在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方面,可以就合同翻译的一些基本技巧方法,一些基础的中国公司法和美国、香港证券法相关的法律问题,申请律所的基本状况、主要业务、过往的主要项目清单等历史, 等进行自我学习和初步了解;
其三,就是可以尝试通过一些师兄师姐、同行人士或资深前辈,对申请律所中主要负责招聘、面试的管理者和律师的基本背景、主要特点和个人偏好进行适当的背景调查,往往你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
4.在毕业后,Jerry在美国达维从事了一年的资本市场业务,请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在中国的外所从事的业务?
风跃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继续和大家分享。
在中国的外资律师事务所有上百家,但其所从事与开展的不同业务领域以及现实的发展状况各有殊异。其中,以Magic Circle为代表的早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英国律所和以美国Vault 10为代表的在实力过硬的顶级美所表现尤为突出。
从其所从事的具体业务领域来说,我们以公司业务为例,按照公司从初创开始发展壮大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企业初创伊始,需要从天使轮到A轮、B轮等早期投融资,律所相应提供投融资服务;企业初具规模之后,伴随期发展壮大、需要收购和兼并其他同业公司,律所相应提供并购服务;企业已成规模,准备进军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公开发行并发股发债,律所相应提供企业上市及股权融资;上市之后,企业可能会面临不同监管机构和司法管辖区下的监管/合规的问题,律所相应提供常年法律顾问和争议解决等服务。
在以上各类业务中,不同律所有自己的专长和特色,其中以并购业务和上市业务为盛。前者业务来源丰富、覆盖方面广泛,项目本身短平快且受益颇丰绝大多数在华外所的主要业务领域之一;后者,即发股发债,特别是香港和美国上市业务,是很多外所(特别是英国所中的corporate firm和capital markets team和美国华尔街律所)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市场上对于实习生、见习律师/律师助理和初中级律师需求最大的业务领域。
5.为什么会选择从事香港上市的相关业务呢?
关于我为什么选择香港上市业务,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尽管我毕业一年、入行两年以来主要专注于香港上市业务,参与完成了五个以上超大规模的香港上市项目,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这是我的选择。人的很多选择,包括一些重大的关键抉择,看似是自己独立意志的体现,但其实归根到底往往是环境、际遇与现实之综合使然。
如果一定要问具体原因为何,花开两叶,各表一枝:
1. 一方面,资本市场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日趋回暖,同时香港上市业务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业务板块,对于实习生、见习律师/律师助理和初中级律师需的需求较大;同时,相比于其他业务板块,香港上市业务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如尽职调查、招股书验证、PN21和简单的招股书/法律备忘录的撰写)相对来说比较好上手;
2. 另一方面,我第一份正式的实习就是从事资本市场,做资本市场业务;然后第二份正式工作自然也是看重了我在这一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入行两年以来一直在资本市场尤其是香港上市业务中摸爬滚打;
<p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