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D座地下一层清华X-lab(备注:来访请提前联系客服风小兔预约)
contact@crazypass.org
“微信客服号:风小兔”
微信公众号
Artanis 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曾两次获得清华大学校级奖学金。 曾获得CSC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赴外交换。 访谈实录
Artanis您好,非常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访谈。
Q1. 您好, 首先请简单地介绍一下您自己。
大家好,我是Artanis,是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曾两次获得清华大学校级奖学金,曾获得CSC留学基金委员会奖学金赴外交换。
Q2. Artanis在大三下学期就拿到了金杜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录取,请和大家分享一下找实习的经历和成功经验?
因为学校有学分要求,再者不论是出国党还是工作党,大三暑假开始实习都已经不早了,所以我从三月份左右就开始盲投简历了。所谓盲投,就是见到公众号有招聘就投,前前后后投了十多份。期间有几家内、外所联系过我,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没了下文,诸如不能到场笔试、开学之后不能继续实习。毕竟实习项目大多会有奇奇怪怪的要求。
金杜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律所。等offer等了很久的我没犹豫太多就接受了,无视了其他正在等结果的项目。这个项目的筛选过程相对简单,先筛简历、再考笔试。笔试内容比较常规,两道案例分析,一道中译英,一道英译中。相比其他律所的笔试,似乎没有特别难为人。案例用上课学过的知识加一点点research就可以解决。至于中英互译,是有难度的。但我也不懂为啥要考英文,毕竟我实习到现在也没遇到过英文。
所谓的“破格录取”其实没那么夸张,只是项目一般不招大三学生,我侥幸成了漏网之鱼罢了。
Q3. 请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金杜实习的经历和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律所实习,还是懵懵懂懂的。第一天看了好几遍项目架构还是不甚了了,做表格会出错,接电话会一脸茫然,做法律研究会遇到很高级的跨领域难题。但律师们对我真的十分宽容(捂脸)。总之一切都是从零学起,会把你之前所谓的骄傲慢慢揉碎;一切也都是冰山一角,与项目的整体运行相比不过沧海一粟。
加班真的是家常便饭,晚上加班,周末加班,让我对律师行业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外国人强调work and life balance, 律师的生活就是 work equals life.
但是辛酸之外,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向往。到目前为止,我还只是一只行为规律的蚂蚁,跟着大部队不断拆解、搬运着一块巨大的面包。说得通俗一点,即搬砖。我们仅仅是凭借着日日积累的经验和一些微不足道的技术,进行看似高级的机械性工作。真正规划宏伟蓝图的人其实不多,但最吸引人的其实正是那些创造性的观点和架构,最有趣的也正是此处的头脑风暴吧。故此,我猜高级律师们应该会享受到更多的工作乐趣。所以那条看起来充斥着欲望和金钱气的晋升之路,或许也是一条追寻乐趣的求索之路吧。
Q4. Artanis参加的项目是有望留用的,哪些方面的努力更容易给合伙人或资深律师留下良好印象呢?
我与组里的律师有过一些交流,感觉还是比较乐观的。基础的工作仔细做、深奥的问题尽自己所能,老板们会感知到你的努力的。另外,律师们比较在乎的是法学功底和工作态度。一方面,大可不必急于事功,按自己的能力限度做承诺,这样对双方都负责任;另一方面,也不必妄自菲薄,对自己的进步欣然接受就好。
Q5. 如果有机会,打算在金杜留用吗?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如何规划?
这是我第一份实习,所以不确定性还很多。以后要做哪种业务,要留在哪家律所,甚至要不要留在律师行业都还是个谜。所以现在下定论为时过早,做出这种承诺好像对自己、对老板都不太负责任哈哈。毕竟好的,未必是适合我们的。
Q6. 请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大学三年的特殊难忘经历或感受?
上大学每一天都很难忘哈哈哈。期末期间和室友一起吃夜宵点奶茶熬夜的日子想想还是苦中有乐。
再次感谢Artanis参加本次访谈并分享你的宝贵经验!祝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