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

联系我们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D座地下一层清华X-lab(备注:来访请提前联系客服风小兔预约)

contact@crazypass.org

“微信客服号:风小兔”

微信公众号

干货经验 | 985大学的男神学长如何同时收获NYU和Cambridge的Offer?


本期访谈有幸邀请到刚刚顺利拿到NYU 和 Cambridge offer 的Xavi同学,武汉大学2013级本科生,标准的一枚应届小本。许多同学抱怨应届小本申请太难,非清北名校更难,那么快来看看Xavi同学的干货分享吧!


访谈实录


1. 首先请简单地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是武汉大学2013级本科生,德语法学专业,本科期间GPA 3.9/4.0, 年级第一,419分通过司考,曾赴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学院交换,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奖学金十几个,今年秋季将前往美国纽约大学攻读LLM,爱音乐爱思考特长是运气好的灵活胖子一枚。

 

2. 据了解,Xavi同时申请了美国和英国的LLM项目,请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申请的情况,都申请了哪些学校、获得了哪些Offer呢?


一共美国申请了6所,英国3所,最后获得了NYU、Berkeley、GULC、Cambridge(Jesus College)、LSE和UCL的offer,芝加哥WL。

 

3. 为什么决定接受最终接受NYU LLM 的Offer呢? NYU Law今年的录取情况怎么样呢?  


是我申请到的美国法学专排最高的offer了,尤其是国际法排名全美第一,师资很好。此外纽约的地理位置绝佳,机会和资源多,文娱生活更加有趣些,我本科四年,三年在中部地区,一年在德国小村里,想去大城市体验一下。本来在NYU和剑桥间纠结,但是今年剑桥offer出的太迟,错过了留学基金委申请的ddl,而且想着能去NYU如果还申请到留学基金委能省下60w,性价比就很高了。感觉学校对学生很友好,不高冷,邮件一般当日或者隔日就回,效率很高,譬如i20很快就办好了,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为了申请留学基金委我需要拿到学校开具的邀请函,在我告知小秘ddl后(比较紧)当天就给我扫描了过来,后来发现有需要补充的信息,我回复过去后都已接近下班时间,然而半小时后新的扫描件就发来了,很感动。此外,校友资源比较丰富,就读的人比较多而且背景多元化,可以认识很多有趣而优秀的人,参加过在上海举办的reception,整体感觉不错,小伙伴也很热情友好。

 

中国录取情况的话,根据目前录取群里的情况,感觉大概录了60人左右,初步估计大多数是工作党,也有不少研究生,应届小本的话也有但不多。可能和往年录取情况和分布比例类似,整体比较多样化。唯一不变的可能是女孩子特别多……&……&

 

4. 请和大家分享一下申请英美LLM项目的经验?从哪些方面做了申请的准备呢?准备周期有多长?


在申请上,美国有LSAC统一申请,虽然需要评分(不过个人经验是出具学校的均分证明他们好像还会直接抄……),但申请结束后我反而觉得美国的申请方式更好些,除了界面操作方便外,还因为推荐人只需要上传一次,而且不一定需要官方邮箱,不用总是麻烦推荐人。英国的话每个学校有自己的系统,推荐人需要传好几次推荐信,而且大多数还要求推荐人给申请者的能力评分,另外如LSE和剑桥都强制要求推荐人使用edu或者企业邮箱,否则都会成为con offer的条件,总体感觉更严谨但更麻烦。所以以防万一,建议大家找热心并且能够容易联系到的推荐人。在录取方面,英国除了牛剑大多数是rolling basis 的,先申先得,剑桥申请截止时间早,需要提前做准备。美国的话则各类情况都有,很多是12月中旬截止,就我申请的而言GULC是rolling的,部分学校如Upenn有early round,适合较为优秀的申请者把握机会,一些学校申请的ddl较晚,如Berkeley和Duke,大家便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完善履历和润色文书。

 

其实准备出国越早越好,当然很多人难以下这个决定,毕竟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我个人直到大三下还在纠结推免还是出国,但是其实两者的准备并不冲突,语言成绩、社会实践、科研立项、论文发表、奖学金等等都是共通的,完全不会相互耽误。对本科生出国申请而言,更重要的是有好的实习、交流经历和推荐信,这些需要尽早做准备。我个人从大一就开始注意参加实习(虽然不是各种顶尖律所和企业),在大二准备语言考试并且在大三考到了满足申请条件的成绩,大三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交换一年并且拿到了外籍教授推荐信。回国后通过了司考并在司考结束后开始重点准备文书和申请,整体节奏还算可以。不过不放心的话建议文书可以提前准备(有中介可以免除时间方面的担心)。

 

5. Xavi认为申请英国和美国的LLM项目有什么不同?


时间都差不多,但是美国的llm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考bar。在课程方面美国LLM更丰富些,机会也多一点。英国llm的课程设计给我总体感觉更加学术一些,实务方面也不乏。此外感觉英国更注重硬实力,即学习成绩,语言虽然重要但是毕竟有con offer的存在,很多人可以拿了offer再去考,时间充分。美国则软实力也相当重要,偏向综合考量。回国认可度的话,根据坊间传闻好像美国更好一些。

 

6. 请和大家分享申请文书的准备经验。PS的写作思路是怎么考虑的呢?推荐信是如何分配的呢?


在写PS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因为拿着自己的履历和成绩单看来看去也找不到什么特别突出的重点。本科前两年大多数学习、实践、研究、活动等履历都比较“接地气”,都是关注中国一些民生状况,主要是涉及一些公民权利的保障,譬如反家暴、医疗纠纷、个人信息保护等等,也没有对什么具体方向产生兴趣。大三一年在德国大学交换,那里国际法研究氛围很好,我在德国法之外也选了很多国际法的课,正值难民潮问题成为焦点,也顺便参与了一些难民相关的活动,也逐渐开始对国际法感兴趣,回国后又参加了Jessup模拟法庭,毕业论文也是国际法方向。于是我还是想以国际法方向为核心去申请,但是这种脱节和不连贯性也给我造成了很多的烦恼,文书一直难产。想了半天最终找到了一点突破口,就是用人权保护这根线贯穿始终,从国内到国际,以大三的交流经历为转折点,一开始的关注民生接地气到后面发现人权保护不仅仅是国内法的要求而且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还算拉到了国际法方向上,然后谈了些中国在国际法实践方面的问题,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和可能的贡献,最后在宇宙中心呼唤了一会儿爱与和平。不可或缺的是why this law school方面,我去各个申请目标院校的官网扒了个底朝天,把感兴趣的课程、老师以及其他活动和安排都放到了PS之中,个人感觉这方面下点功夫还是很必要的。此外根据一些坊间传闻每个学校有自己特别的口味偏好,虽然我个人没有尽力去迎合,不过有兴趣的同学还是可以扒一扒以调整文书重点的。


简历方面,我感觉重点在于让所有经历结合在一起能够突出个人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和研究能力。而个人陈述中应当避免重复简历中已有的内容,而应当通过案例事实来佐证简历的真实性或者与之呼应。还要有所取舍,保留最有效的内容。实习实践经历中要把在做的具体事情挑重点罗列出来可能效果比较好,个人不认同过于抽象的做法,要做一封有个性属于自己的简历。不得不说似乎有些学校并不非常看重个人陈述,譬如英国的学校还是重视硬件,尤其是剑桥都不用提交ps,只需要回答几个小问题。美国的学校相对更重视些,不过NYU可能是个例外,只要求500字以内,感觉也是喜欢硬实力强的申请者。


推荐信,我选择了三封来自大学教授的学术推荐信。第一位是我的班级导师,在武大教我刑法学相关课程,硕博都在德国名校拿的学位,课堂偏苏格拉底式,我个人积极参与讨论较多,老师比较了解我,几门课程我也都是班级最高分,老师也曾担任我社会实践和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指导人;第二位教授教我国际经济法,刚从乔治城做富布莱特学者回来,我为她一项社科基金项目做过法律翻译,也参加她带的硕博学生开展的每周的研究分享会,接触也比较多,课程分数也是班级最高。第三位是我在德国交换期间的国际公法老师,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副主席,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我作为唯一的中国学生也是在她的课堂上展示过一些案例分析给她留下了印象,课后去找她聊学业规划并请她帮我推荐的。其实老外都挺热心的,不要害羞就不去找。

 

7. Xavi在申请英美LLM时使用了雅思成绩,请和大家介绍一下雅思备考的经验?对于用雅思成绩申请美国LLM的后来人们,Xavi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么?


首先想说申请美国最好还是拿托福申请吧,英国用雅思申请更划算,而美国明显是托福申请更好些,因为英国学校对托福分数要求偏高,而美国学校对雅思分数要求偏高,尤其是两者的小分。之前只想着申请英国的学校,因为比较喜欢英伦文化(现在打脸),以及对剑桥有情结,申请美国本来只是顺手申请了玩儿的,不过到后来仔细了解后还是选择美国啦。举例而言,很多美国学校不收雅思,譬如康村,大多数美国学校对雅思要求都比较高,不少都是7.5单7以上(UVa甚至要求单项7.5),也有宾大和伯克利这类只要总分7的。NYU则是要求阅读听力两项7.5,写作口语两项7以上,不过小分不够录取的学生会被要求提前去上个workshop,说明语言方面都是可以放宽条件的,从我个人申请结果来看,录取我的几所学校可能并不会对雅思还是托福有太大偏见。

       

说实话英语不算我的强项,只能说不差,所以让我给建议的话有些惶恐。个人觉得功夫在平时,没有什么捷径,做做真题、考前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并且准备好口语话题。有时候环境很重要,感觉海外交流还是能够迅速提高人的语言水平的。一些“旁门左道”的建议就是真的考不出来的同学可以考虑出国考,以及敢于复议,往往结果出人意料。

 

8. 你认为自己在众多申请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被NYU录取的为数不多的应届生,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之前说过,NYU挑小本可能还是比较注重硬实力,认识的小本被nyu录取的几乎都是年级第一,可能也有例外。说实话自己的其他履历只能算及格线向上,但是也保证了(除了论文发表)该有的都有,譬如海外交换、国家级科研立项、社会实践、模拟法庭比赛、诸多奖学金、法院和律所实习(一个红圈所分所,一个地方大所)

 

9. 请谈谈对留学中介的看法,你认为在申请中是否需要找留学中介帮忙呢?


个人觉得学生和中介最好的关系是,通力合作,锦上添花。如果选择了中介,不能百分百依赖中介自己做甩手掌柜,即只是提交信息就放手让中介去做,这是对自己和中介都不负责的体现。应当随时跟进,和中介交流自己的想法,也及时验收中介的文书成果,有意见就及时提出抓紧修改。个人认为其实申请的核心永远是学生自己,一定要利用好中介的资源,尤其是文书润色、信息收集、先例经验方面。总体而言,我觉得对于部分文书能力有限,时间精力有限的同学,中介还是很必要的。对于信息收集能力和文书撰写优秀的同学而言,其实也是个锦上添花的效果。此外,还还建议找专门做法律留学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