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

联系我们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D座地下一层清华X-lab(备注:来访请提前联系客服风小兔预约)

contact@crazypass.org

“微信客服号:风小兔”

微信公众号

  • 如何在律所面试中脱颖...

    进入拖延症加懒癌晚期的我竟然到这个时候才完成本文的下篇,可以说已经无可救药了。但准备律所面试的你是绝对不应该如此拖延的,尽可能早的开始了解信息,拓展人脉,准备问题,将使得你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面试官的灵魂拷问!这一篇,将着重强调面试准备过程中和面试过程中的具体战略性操作。一家之言,供各位参考。know the firm有些同学在面试我曾经工作过的律所的时候,经常会来提前问问我,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行为。但是问的这个问题啊,过来过去就这么几个,有时候只能说图样图拿衣服。我一直认为,在去接触律所的内部人员之前,先要对这家律所有一个起码的了解,比如说至少要知道这家律所的主攻方向,得过什么奖项,做过什么有名的案子或是交易,排名如何,甚至历史发展如何,有哪些著名的人,有什么样的文化或者风格。一方面,尽可能早和全面的掌握信息有助于帮助自己得到心仪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如果不幸去了一家看上去非常光鲜但与自己的风格完全不搭的律所,即使最终得以留用,对自己和雇主也都是折磨。 在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如果是在网上查得到的信息,或者是可以跟身边同学那里得到的信息,就不要去问已经在这家律所工作的律师。提前准备好,可以使信息的获取更有效率。其实寻找一家律所的背景信息并不应该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事实上,这样的工作在进入律所后依然有可能发生。对于律师而言,很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需要进行法律检索和法律研究。调查一家公司的基本信息之类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了。 说回到具体的方法,首先最直观的是这家律所的官网,一般而言,首页都会明确的列明这家律所所秉承的价值,最近的新闻,例如重大的人事变动或者完成的重大案例等。然后比较推荐去律所对于律师的介绍栏目里面看看这家律所的基本构成,特别是需要重点关注关注有可能会在面试中遇到的律师的背景信息等等,如果是校友或者参加过相似的活动,都可能在面试中被问到相关的问题。除了官网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在法律市场上的一些第三方的机构,例如评级机构,猎头,乃至新媒体对于律所的评价,介绍,往往会有一些更加新鲜更加直观的信息。此外,一些如绿舟网,寄托这样的讨论平台也是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好机会。Know somebody from the firm笔者曾经听一位来自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外国大par分享求职经验,他提到:“当你到我面前来面试的时候,如果你告诉我,‘我了解你的团队,是做某某业务,我还认识你团队的某某,他告诉我我可以很好的完成你团队的某些工作’”,你将会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使得我很难找出拒绝你的理由。的确,认识你所要面试的律所的某些律师并提前与他们有良好的关系将使得求职事半功倍。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适当的分寸感在与职场前辈建立联系的过程中非常重要。Know yourself对于自己的认识在面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一言以蔽之,面试无非就是将自己展示给雇主的过程,只有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真正把自己闪光的地方展示给你的dream firm,最不济也应该试图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认识自己并不局限在面试必然会存在的自我介绍环节,在之后的对话中,很大一部分将是围绕你的简历展开,因此对于简历上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充分的熟悉和把握,都应该将每句话对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展示自己的第一步应该是给别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最直观的方法可能就是贴标签了。贴标签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会使人对彼此的认识流于肤浅,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程度的标签化正是这个社会所常见的社交方式。“90后哈佛女孩”“清华图书馆男神”“史上最年轻名校JD学生”,这些标签再现如今的媒体中比比皆是,这也是让别人最快记住的办法之一。虽然不情愿,但不妨换个角度审视自己,或者让别人帮你贴上标签,用两三个关键词来介绍自己。不要用努力工作,抗压性强,或者有创造力这样大而空的词,这是掩饰自己缺乏实力的常用措辞,并不会给面试官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再进一步,认识自己之后需要接纳自己,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没有必要将自己伪装成一个social queen,显示出你沉静但踏实的一面;如果你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人,不要刻意伪装老成,而是表现出你的热情和创造力。不要说谎,但学着去组织你的语言。 关于准备面试的战略笔者先讲到这里,之后有机会,我们会谈谈面试中具体的表现,比如如何着装,如何自我介绍,有哪些常见的问题,如何回答专业性的问题。欢迎继续期待一个进入懒癌晚期的小编。 各位面试加油。(私货:本期的插图来源于美剧“The Good Fight”,傲骨贤妻的续弦之作,作者非常喜欢的律政剧,推荐哦)。

    VIEW MORE  
  • 从零实习到Dream...

    这是一个从零分追赶到及格线的故事,是一个未过司考零律所实习经历的应届生,如何用一年的时间努力追赶,在求职季的尾声(其实是延长线上)终于收获理想offer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我,用了一年时间获得现在的工作,又用了一年时间证明自己的倔强是执着而非任性。现在,终于在一切稳定下下来,生活慢慢步入正轨,自觉暂时有资格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讲给你听。献给在和我一样在求职季纠结过的朋友们;敬佩那些早早意识到热爱并脚踏实地践行梦想的前辈们;也致敬那些明白的晚些,但是仍然克服困难,重新找寻热爱的人们。l 开篇:香港,点燃理想or打鸡血?“看着仿佛从TVB律政剧里走出来的师父们,我也想做一个专业人士。可是,我有资格吗?”一直对成为律师没什么兴趣的我,在进入应届生求职季之前,突然在职业规划的轨道上,转了个弯。因为获得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律师公会合作的课程奖学金,我有幸在暑期前往香港参访见习。原本抱着见识一下的心态,却没想到,两周之后,律师成为了我唯一明确的职业目标。 什么触动了我?或许,是师父每次谈到法律问题是都要拿出书找到来源的严谨,是师父面对新领域案件时四处请教的诚恳,是大律师们在法庭上彬彬有礼陈词的仪态,是他们把克制的情绪用理性论述的方式埋藏于案卷字里行间的“狡猾”。或许,是开庭前挑灯熬夜的日常,是法庭上威风的长袍和假发,是work hard play harder的中环文化。最重要的,至今在脑海中一遍遍浮现的,是他们专注于研究和讨论案例时眼睛里的火花,以及一遍遍强调“律师的职责是帮助法庭查明事实”的坚定。看着仿佛从TVB律政剧里走出来的师父们,我也想做一个专业人士。可是,我有资格吗?彼时,已经是硕士最后一年的我,还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由于缺乏职业规划,我的专业方向和课程选择也与成为律师所需的知识相差甚远。而且,在其他同学已经有不只一家律所实习经验的时候,我还从未进过律所的门。香港之行,究竟是点燃了我的理想,还是仅仅被打了一剂鸡血,取决于,我能够赋予这个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吗?l 跋涉:北京,乏人理解vs无私帮助“想做律师?你知道律师的业务分类吗?你知道行业内有哪些律所吗?司考都没过,想的还挺多。”回到北京,我开始跟导师和各路师兄师姐谈人生谈理想。在鼓励之外,听到最多的就是以上那句话。距离司考还有四十天,其他同学已经进入了冲刺期,而我,才刚刚起步。从司考结束到出成绩,一般要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正值所谓“金九银十”的求职黄金阶段,身边早有规划的小伙伴们开始成为第一批拿到满意offer的幸运儿。而我,在本该海投简历、四处奔波于面试笔试之间时,却继续选了四门与法律实务有关的课程。“你的学分已经够了,想上课旁听就可以,选课没必要啊。”“我希望能够跟着一起交作业,一起考试,认认真真学知识。”面对同学的好意劝解,我固执己见。与此同时,在前辈的推荐和帮助下,我开启了第一份律所实习。这段时间,我格外充实,每天上班路上一个小时的地铁时光,伴随我的是耳机里的专业课程音频。傍晚再赶回学校,与师弟师妹们一起上课,讨论,写作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正在慢慢融合在一起,就好像一片一片拼图,看上去零零碎碎,却慢慢拼合出一幅画卷的模糊轮廓。第一份律所实习并不长久,双方都没有留用的意向。而对业务领域的不了解和不确定,使得我成为律师的心思,似乎还不那么坚定。那时,我身边的很多前辈并不是律师,提供的建议比较间接。好不容易联系到一位以律师为志业的师姐,她对我说:“如果你坚定想做律师,确定了自己的职业领域,我可以告诉你怎么准备面试。可是,现在,我看不出你是否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转年三月,交了毕业论文,我才意识到求职的紧迫性,广投简历。时机不对,个人不够优秀,我频频受挫。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简历上那句“已参加司考,等待成绩中”终于改成“已通过司法考试”。在挫败和纠结中,以前在媒体实习时的编辑老师伸出援手,虽然此前只有一面之缘,却热心积极帮我联系朋友推荐,使得我以“插队”的形式拿到了四个来自律所的Offer。之所以说“插队”,是因为面试时,律所都告知当年名额几乎已满,已不再公开接受简历,鉴于有人推荐,愿意见一面,给我提供实习机会,到毕业再决定是否留用。这时,我做出了第一次选择,一个任性的决定:“我选择去深圳。”l 折腾:深圳,毅然决然or 任性冲动?“我爱那里的空气,也喜欢新认识的朋友。可是,我看不到五年后的自己。”深圳的offer是当时唯一一份靠自己投简历找到的,也是唯一一份诉讼业务的offer。毕竟在香港点燃我的是诉讼律师,我心里也一直希望能够尝试体验诉讼业务。只是以自己的情况,能入律所的门已经很艰难,更何谈挑业务?那份远程笔试题,成为了我去深圳的理由。深圳的合伙人发来一份笔试题,题目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在法律实务课上对于诉讼业务又有新领悟的我,看到这份笔试题,仿佛把它当成自己的第一个案子。通过假设补足事实信息,分类讨论,查找资料,请教同学和前辈,不断思考和研究。在提交笔试题的邮件里,我写道:“即使您不打算录用我,我也希望有机会当面向您请教这几道笔试题。”这是与之前的面试和笔试截然不同的感觉,那时我更多是做出“面试时应该的回答”:“我不介意业务领域,能学到东西就好。”“我其实更喜欢诉讼一些,但是每个领域都能学到知识。”“只要您给我机会,不管做什么,我一定努力。”而这一次,面试时,合伙人拿出了那份笔试题和一份新的案件信息,让我参与讨论。虽然我一时只能回答出思路,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但是思考诉讼对策的感觉,带给我真实的触动。仿佛在香港被点燃的小火花又出现了,仿佛眼中有了光芒。怀着愧疚,我给北京的律所发出了再三斟酌措辞的婉拒邮件,找到帮我推荐的前辈致歉。随后在深圳入职、租房,开始等待两个月后实习期满后的转正。那时以为实现了理想,一切尘埃落定。开始每天在蓝天白云中走路上下班,开始去深圳图书馆借书看书,开始结交当地的朋友。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我沉浸在美好生活中,甚至畅想着找个人一起在这舒适的气候中压马路逛公园……可是,我又任性了。在转正的前一天,我辞职了。离开的因素有很多,主观的,客观的,现在只化作一句话:“我看不到五年后的自己”。l 回归:北京,弹尽粮绝but绝不将就“我宁可你回家找个月薪三四千的事业单位,也总比现在做个三无产品强!”来不及告别,匆匆回到北京。毕业,收拾行李,离开学校。此时的求职形势比三月更艰难。我没有工作,不敢租房,不知道这个所谓的“过渡期”会有多长。好心的同学收留了我,让我住在了她的半张床上。继续投简历。已经认清了自己对诉讼业务的热爱,此时我已经无法投递其他业务领域。并且开始在面试时开启“自杀”行为:--“我们的业务主要是非诉,只有一些相关的案件会涉及到诉讼,你考虑吗?”--“对不起,如果几年后不能转为诉讼,我想可能我不太适合这个职位。”--“我们诉讼部今年不确认,但是另一个部门有工作机会,你考虑吗?”--“抱歉,可能工作内容和我希望的不太吻合。”我清楚自己的“任性”与“挑剔”,也明白自身背景与所求岗位的差距。此时,我想起很多前辈的建议:想做商事争议解决,应该先去仲裁委见识一下。有幸遇到了一位愿意给我机会的案件经办人,于是我进入贸仲实习。做出这个决定并不轻松。当身边的同学都已经在入职培训,当朋友圈已经充斥着新生活的欣欣向荣,当大家的话题变成了薪资待遇和这par那总……我却为拿到了一份不能留用的实习而兴奋不已。没想到,阻力来自一向包容和理解我任性的家人。深圳走一遭,家人虽然不愿,但也尊重了我的决定。突然返回北京,他们越来越看不懂我。对于毕业后还在找实习,母亲解读为“女儿找不到工作了”。于是在电话里说出了:“我宁可你回家找个月薪三四千的事业单位,也总比现在三无产品强!”面对母亲无工作、无收入、无家庭的三无指责,我无颜提出已经弹尽粮绝的窘境。于是委婉地向老师表达出能否做一些工作赚取补贴,老师没有问任何问题,很干脆地借给我一笔钱过渡。实习敲定,我却明白并不能指望短暂的经历带来实质助益,我还需要做到更多。于是告别了好心的同学,搬到了距离实习单位和学校更近的地点:在圆明园附近找到了一个四人间的床位。这样每天下班后半小时内就可以坐在学校的教室或图书馆,开始看师弟师妹帮忙借的一本本国际仲裁、国际私法相关的书籍。这样的生活惨吗?想起跟好友见面时劝我“别自视过高,妥协将就一下”的语气和眼神,想起独自看《踏雪寻梅》时被孤独包裹的无力感,想起因为前途未知回到学校也不希望遇到熟人的尴尬……似乎,有点儿惨吧。可是现在我想起更多的,是愿意分半张床给我的同学,是知道我回北京马上积极帮我推荐工作的师兄、媒体前辈、远在美国素未谋面的一位姐姐,是二话不说借钱给我的老师,是远在香港却劝我可以理性坚持但要设定时限的师父,是向我推荐仲裁书籍告诉我仲裁圈故事的前同事,是在贸仲愿意回答我各种提问带着我开庭的案件经办人。而我对他们,有过辜负,有过婉拒,有过不守承诺,感激并愧疚。我在朋友圈写下:“遇到了太多善良的人,总是担心欠了太多人情不知道如何报答,于是也要努力做个善良的人。”l 尾声亦新生:面试时讲个故事给你听“做个自我介绍吧,你的简历我看过了,有其他补充吗?”在我看了大量争议解决和涉外仲裁的文章,以及研究了各个律所在这方面的发展后,简历一个一个投出去。有的石沉大海,有的礼貌回绝,有的愿意提供其他业务的工作,有的帮我推荐给其他合伙人……直到,遇到了后来即现在的Boss。此时的我,已经不再需要师姐教导如何准备求职邮件和面试,因为坚定了想做的,清楚了想要的,按照本心去做去说去准备就可以了。面试时,Boss说:“做个自我介绍吧,你的简历我看过了,有其他补充吗?”我给他讲了这一年的故事。当然只是四十天过司考,学分满了还在选课,因为对诉讼的本能热情去了深圳,去贸仲实习和下班后回学校看了哪些书。至于那些有点卖惨嫌疑的经历,冷暖自知就好,正如师父所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应为外人道也。入职,试用期,工作……忐忑地每一步,走到现在,向自己证明当时的倔强是执着而非任性。也终于有点小小的资格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惨,也不会很快达到自己理想的那么好。我们能做到,能珍惜的,只有眼前的每一天。这段故事在我的人生中已经是过去式,写下来只为给师弟师妹一些教训引以为戒。律师这条路需要学习一辈子,拿到offer只是第一步,以后的路怎么走,怎么在工作中学习和积累,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是长远的课题。我有幸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遇到很多优秀的人。现在的挑战是如何追赶上前辈的脚步。 l 结语:        "You will be tired. And you will be frustrated. Yet many of you have persevered because of a 'right' kind of feeling that gets you up every morning to do so. And what is the kind of feeling? Maybe it's the kind of feeling that you're doing what the true professionals do."——2017年香港法律年度开启典礼上香港律师会会长的讲话律所求职碎碎念1. 积极发动各种资源,无论是请求推荐或者打听工作情况。无需不好意思,别人的推荐虽然可以让简历更容易被看到,但具体的笔试面试还是靠自己。2. 能过简历关,背景都不是问题,简历中必有符合职位要求之处。面试重点是发现和强化自己与职位相匹配的经历。3. 认为自己背景不足的(如有人认为自己没有相关经历、专业方向不符、有关业务无接触等等),用简历之外的内容去证明它。律师讲求证据,什么可以作为证明自己能力的证据,自己体会。当你说“我不了解但我愿意学”的时候,请先告诉人家你学了什么,或者有怎样的学习能力。4. 入职前做好尽调,了解清楚再做选择,尽量不要短暂工作后就离开。短期工作后离职,无论在哪个行业,都会给单位的工作、自己的声誉、同校师弟师妹未来的求职,带来难以估计的影响。

    VIEW MORE  
  • 高大上的Hong K...

    大家都知道美国每年都有为法学院学生举办的Job Fair,而香港也会定期举办类似的Law Fair,在香港有办公室的各大国际律所、香港local大所都会参与。香港Law Fair举办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十月的第一个周六,地点在香港湾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香港Law Fair吧。每年会来到香港law fair参展的律所众多,美国Vault 10中的Skadden、Sullivan、Davis Polk、Latham & Watkins、Kirkland、Cleary,英国5家Magic Circle firms(Allen Overy、Clifford Chance、Freshfields、Linklaters、Slaughter and May)都在参展律所之列,还有比如Baker Mckenzie、DLA Piper、Herbert Smith、Jones Day、King & Wood、Orrick、Paul Hastings、Sidley Austin都参与其中。下面是去年参展的律所名单:Allen & Overy Ashurst Baker & McKenzie Bingham McCutchen LLP Bird and Bird Clifford Chance Cleary Gottlieb Steen & Hamilton (Hong Kong) Clyde & Co Davis Polk & Wardwell Deacons DLA Piper Eversheds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 Herbert Smith Freehills Hogan Lovells Howse Williams Bowers Jones DayKing & Wood Mallesons Kirkland & Ellis Latham & Watkins Linklaters Mayer Brown JSM Minter Ellison Morrison & Foerster Norton Rose Fulbright Hong Kong O’Melveny & Myers Orrick, Herrington & Sutcliffe Paul Hastings Reed Smith Richards Butler Ropes & Gray Sidley Austin Simmons & Simmons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Slaughter and May Smyth & Co in association with RPC Stephenson Harwood Sullivan & Cromwell White & Case Withers除了律所以外,香港的律政司(Department of Justice)、香港大学法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中文大学法学院都会参加。下图是来自CUHK Law官网Law Fair的现场:香港Law Fair 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除了在香港本地会举办以外,每年在海外多个国家都会有分展,其中包括在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LSE、伦敦的The Law Society(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

    VIEW MORE  
  • 如何申请Magic ...

    Magic circle北京、上海及香港实习项目比较 毕业后想进入各大律所,参加其实习项目无疑是很有优势的通道之一。今天以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Chance)为例,介绍一下英国所在中国的实习项目。CC是英国老牌magic circle五大律所之一,相比其他4大所而言,CC可以说是中国业务发展得最好的一家,听说entrylevel的pay也是相对最高的。 大多英国律所在香港与在北京或上海的实习系统并不一样,CC也相类似。项目总体分为traineeship programme(training contract)和internshipscheme(summer vacation scheme)两种,括号内是专门针对在香港申请者。 Trainingcontract 与Traineeshipprogramme 在香港的“TrainingContract”,是一个两年的“见习律师”项目,trainees会在四个不同的业务领域分别工作6个月,即有4个“seats”。在这四个seats里,trainees可以选择其中一个seat在CC的海外办公室完成,如伦敦、新加坡、东京、上海等。希望申请香港trainingcontract的学生必须在香港、澳洲、新西兰、加拿大或英国取得法律学位并完成香港的PCLL证书。如果申请者是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完成Graduate Diploma in Law(common professional examination)后申请。因此,对于在中国大陆完成法学本科的同学们而言,是无法直接申请英国律所的香港trainingcontract的。完成两年香港的“training contract”后,trainee们就会qualified,成为香港注册律师。 而北京上海的traineeship programme是针对取得PRC法律学位或初级中国律师的。这也是2年的项目,并也可以在4个不同的seats里rotate。完成2年的traineeship后,trainees可以成为CC的一名associate或assistant,但并不能在中国或香港qualified 成为注册律师。 Internship scheme 与Summer vacation scheme 在北京、上海的“InternshipScheme”,申请人可以是有LLB或LLM学位,可以在毕业前的任何时间内申请,但律所更倾向于录取final year的学生。通常,北京及上海的实习期间在1到6个月不等,取决于个人表现以及业务需求。北京与上海的实习并没有固定的申请时间,在全年内都开放。 而香港的Summer vacation scheme是一个短期实习项目,每年6月到7月之间开放。申请人也可以在毕业前的任何时间内申请,但律所更倾向最后两年的学生。申请人必须即将在香港、澳洲、新西兰、加拿大或英国取得法律学位,并有资格在香港完成PCLL课程,或将完成Graduate Diplomain Law(common professional examination)。

    VIEW MORE  
  • 司法考试成绩之前与之...

    2017年9月16日、17日,国家司法考试如期举行。小编今天带大家理一遍司法考试前后的各个步骤和时间节点吧!司法考试之前No.1报名司法考试已实行网上报名的方式,需要通过网上填报个人信息、上传照片、缴纳考试费、下载打印准考证。一般每年的网上报名时间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报名开放时间不长,大约3周左右。No.2缴费考试报名费用也是通过网上缴纳。各省的考试费率不尽相同,以2017年报名费用为例,费用最高的是广东省340元,最低的是新疆省210元,其他省份大部分为250元左右。网上报名时需要选定考试地点,在考试费交纳成功后,不得更改报名地,其中考试交费一般在报名截止时间后5天方截止。No.3打印准考证考试前需要自行下载准考证,并在考试当天带入考场。准考证开放下载时间一般在开考前2周开始。不能完成网上自行打印准考证的,可在准考证打印期限内到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办理。司法考试之后No.1公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般在司法考试结束后第二天,中国普法网上会公布当年司法考试的试题,并在考试结束后4天公布参考答案。以2017年为例,中国普法网于9月18日8时公布了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并于9月21日晚20时公布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No.2答案异议公布参考答案当天开始,中国普法网会同时开通“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异议专区”。以2017年为例,大家可于9月21日至9月25日期间可登录中国普法网“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异议专区”,提出异议并说明理由。No.3公布成绩成绩公布查询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下旬,由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公布考试成绩。以2016年为例,国家司法考试成绩于11月22日公布。No.4成绩异议应试人员对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自考试成绩公布之日起15日内,向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分数核查的书面申请。No.5法律职业资格申请及证书颁发以2016年为例,通过司法考试的应试人员应于2016年11月25日8时至12月5日24时,登录司法部网站(http://www.moj.gov.cn),填写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的相关信息,自动生成《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授予申请表》。完成网上申请程序后,应于2016年12月16日至30日,到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指定地点现场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 

    VIEW MORE  
  • 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到...

    可能不少人会以为通过司法考试就成为律师了!其实,通过司法考试只是通往律师执业的第一步。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如果才能最终取得律师执业证吧。1 司法考试首先,当然是参加国家一年一度的司法考试了!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6-7月,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不过从明年开始司法考试有个重大变革,从报考资格到考试内容都发生的改变,具体信息尚待发布,风跃法学会及时为大家送上第一手资料。2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司法考试的分数公布时间一般为每年11月。通过司法考试后,需要申请“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申请材料包括:(一)本年度国家司法考试成绩通知书。(二)身份证及复印件。(三)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原件(审验后退回)及复印件。持港、澳、台地区或国外高等学校学历(学位)毕业证书的,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颁发“法律执业资格证书”时间一般为通过考试的次年3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申请该资格证书有规定的期限,一般为20天,规定期限内未提出申请且无正当理由的,视为自行放弃,司法行政机关不再办理。大家在出成绩后一定要留意相关公告、通知。经审核符合授予条件的,司法部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颁发证书的时间一般为通过考试的次年3月。3 律师执业证A. 实习证: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就可以开始申请实习了,因为申请律师执业证的前提要求之一是,申请人要提交实习满一年期的实习证书。那么应该如何申请实习证书呢?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申请律师执业前参加实习的人员,可以申请领取《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各地区的律师协会都会对实习人员的申请和相关办事程序提供具体的说明。那小编这次就以北京市律师协会的公告为例,给大家普及一下。以下是相关链接:https://beijinglawyers.org.cn/cac/1423122880559.htm实习人员申请现在实行网上申请:第一,申请人应登陆“北京市司法局律师管理系统”网站主页→输入律师事务所用户名及密码进入网站→点击“事务申请”→点击“律协”→点击“实习律师备案”→点击“增加” →按照要求填写网上申请单→自动生成“申请单单号” →网上申请结束。第二,下载并填写《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备案申请表》:1、登陆“北京市司法局律师管理系统”网站主页→律师管理办事指南→表格下载→下载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备案申请表。2、填报“申请单单号”,并按要求填写表格准备相关材料。第三,应现场提交以下材料:  (1)律师资格证书(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2)存档证明复印件(必须为北京地区存档机构出具);       (3)身份证复印件(外省户籍需另附暂住证或居住证复印件);       (4)实习所在律师事务所及指导律师资格确认保证证明;  (5)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无刑事处罚证明原件;       (6)兼职实习人员教师证或工作证复印件;  (7)《实习协议》复印件(以全国律协范本为唯一标准);  (8)实习人员与申请实习所在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9)申请实习所在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出具的党组织关系转入回执复印件;  (10)律师事务所意见;  (11)同底板一寸近期免冠照片2张(一张贴表上,另一张附上即可)。第四,实习人员递交材料后,经北京市律师协会审核,二十日(工作日)内对合格实习人员颁发《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B. 集中培训取得《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后,将依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有关实习律师培训的规定,实习人员还需要参加由北京市律师协会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人员集中培训”。实习人员在一年的实习期内必须完成实习人员集中培训。集中培训结束后,最后一天会颁发《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C.实习鉴定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可以申请“实习鉴定”,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人《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原件(证书未到期不予受理);  2、申请人取得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原件(备查);  3、申请人《实习律师实务训练手册》原件(备查);  4、申请人填写完毕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鉴定书》一式五份(一份原件四份复印件)。D.面试申请人员提交《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鉴定书》后,应当按统一安排,参加实习人员面试考核。面试考核结束,北京市律师协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对面试考核合格的人员在首都律师网公示,公示期满后公布通过实习鉴定的人员名单。通过实习鉴定的申请人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将核发《北京市律师协会申请律师执业人员考核合格意见书》。E.律师执业证书申请人在取得《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鉴定书》、《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实习证》、至少三个案卷材料以及社保管理中心打印的个人缴费清单原件,就可开始申请执业的网申,等待直辖市司法局或(省级)司法厅通知,领取律师执业证。

    VIEW MORE  
17 条记录 1/3 页 下一页  1  2   3